技术上没“不可能” 精益求精出成果
来源:原创    时间:2017-11-10    访问次数:66481

——记广州三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技术部主管黎建平

黎建平在车间与工人交流技术

   他个头不高,却长得很结实,笑起来给人一种憨实的感觉。别看他其貌不扬,身上却有一股做事不服输的牛劲,正是这股牛劲,使他在工作中锐意进取、勇于创新。23年的磨砺,他从一个毛头小伙、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个中层管理干部。23年的付出,也带给他荣誉的光环——多次获得“优秀管理干部”、“优秀技术人员”、“企业突出贡献奖”;他所带领的技术团队也多次获得“优秀集体奖”,他就是广州三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技术部主管黎建平。

剑锋磨砺出   付出有回报

   黎建平今年40岁,让他记忆深刻的是17岁那年的经历,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人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1993年,17岁的黎建平从高中毕业只身来到城里找工作,那时她还在家乡江西。一个青涩的毛头小子初到城里,懵懵懂懂,凭着兴趣黎建平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在一家摩托车厂里做工人。短短几年时间,黎建平的工作如鱼得水,当初的青涩一扫而光。“当时自己的工作受到表扬,对别人来说很难,可是自己却做得很好。”用黎建平的话来说,因为工作顺利,自己也开始变得心高气傲,不满于现状的黎建平决定离职寻找更好的平台。

  黎建平之后和许多年轻人一样,选择到大城市闯荡,而广州正是黎建平的落脚点,本来满怀豪情壮志的他却在广州的职场中屡屡碰壁,好不容易才进了一个电子设备厂。但是这段打工生涯仅仅维持了5个月,黎建平却因为裁员风波又一次成为无业游民。

   2005年,因为朋友的介绍,黎建平顺利进入了广州三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当一名技术工人。以往的工作历程告诉黎建平,对工作不能再心高气傲,获得工作机会后,黎建平非常珍惜。

    “那时感觉人成长起来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心浮气躁了。”黎建平说,那时他上班总比别人早,下班总比别人晚,就连周末也不会闲着。“那时一下班或者是周末,就带着一瓶水、一个装着笔记本的袋子去看书。”因为离工作的地方近,天河城书店就成为了黎建平的第二个家,每次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书很贵,我买不起,就用笔记本抄下来。”黎建平笑着说,他只看关于机械加工工艺之类的书,当时那股干劲现在想想都很佩服自己,因此他进步飞快。因为机缘巧合,不出几年时间,他就从一个普通工人成为技术部主管。

技能为基础 创新最关键

   近十年的时间,黎建平一边从事机械设备的加工改良,一边和团队一起研发新产品模具。“因为我们公司主要生产化妆品包装材料,所以我有一个职业病。”黎建平说,就算平日放假逛街,比起商品的用处,他更关注商品的包装,从盖子到瓶身,他都仔细观察,还不时和身边的妻子赞叹别人的设计。“我爱人常常都抱怨我不好好逛街,尽在分析人家的瓶瓶罐罐。”

   就因为好奇和不安分,黎建平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一天,团队的一名老员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平时出外带着两个瓶子很不方便,能不能就只带一个却能用两个瓶子呢。”谁知这个设想和黎建平一路以来的想法不谋而合,敢做敢拼的黎建平就这样开始着手研究。 

   不知多少个日夜,黎建平沉浸在新产品的模具研究当中。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一种多腔多口包装软管横空出世。“其实这就是我们平时用的化妆品软瓶,但是一个瓶子里面却隔开装着两种液体,出口也有两个。”看似简单的原理,但是成功创造出来的人却只有黎建平。

  “其实当时经过无数次的改进,一开始我们只想到内里可造两个空间,而出口只有一个,经过实验才改造成如今的模样。”因为黎建平做事老实的风格,软管模具一出世,就得到了北京一家公司的青睐,直到如今,该公司仍然保持着双口双腔软管生产利用的合作关系。

  同时,黎建平也因此最终获得该项实用型的盖子模具工艺的国家专利,对公司开发市场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精细求效益 勤思出新意

  好奇和不达目的不罢休是黎建平的性格,大胆探索攻克技术难关是他人生的一大乐事。“在我看来,黎主管一直很忙,啥事都有他的份。”在同事眼中,一直致力于思考和研究的黎建平是公认的大忙人。

  四年前的一天,公司接到一个庞大的包装生产任务。但从当时来说,用工的需求量过大,生产任务异常艰巨。一群工人在车间里用锤子慢慢敲打模具的情景印在黎建平脑中,由此他产生了疑问:“必需这么多工人才能做出来吗?”善于思考的他总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黎建平开始实验他构想的多种改善思路。最终他通过对公司原用的10多台手动射头机进行升级改造,加装机械手,成为自动化的智能设备,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解决了车间的大难题,他的创新思路值得推广学习。”领导说。

  好景不长,黎建平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随着机床的老化、精度的丧失,产品粗糙度越来越不稳定,当他得知要重新购买器械需要一笔大数目时,他主动请缨改进现有设备。短短几天时间内,他从早上忙到凌晨,一直待在车间内,对现有机械进行维修和改良,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化机械终于“满血复活”。“有一次我们买设备的那家公司打电话来问我们的机器这么多年没有出故障吗?我就一直笑着说,没问题啊,一直都没出现问题。”可是,谁又想到,黎建平同样充当着这些问题机器默默维护的“维修工人”。

当好排头兵 做好领头雁

   辛勤工作的同时,黎建平也没有忘记对新进员工的带和教。技术部是一个公司的中坚力量团队,员工就是团队的细胞。作为主管,黎建平特别注重对技术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每隔一段时间,他就组织年轻的技术人员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和他们分享。“黎主管很平易近人,经常带着‘弟子’下车间,还经常看到他们聚在一起交流。”从同事小钱的口中,可以看出黎建平的好脾气人尽皆知。

   但是对于教导新人的问题,黎建平却表示愿意做“坏人”。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工作,有个别老师傅成了“老油条”,也有个别年轻员工对模具的工艺要求并不在意,仅满足于设备运转正常。一开始,黎建平会耐心解释和引导,但对于屡教不改的人他会“重拳出击”——严格考核他的工作;对于在工艺质量方面做得好和进步很大的人进行奖励。黎建平说:“工作上,我愿意做‘坏人’。因为‘包容’是对自己、对车间的不负责……”在他的影响下,同事的质量意识和岗位技能水平慢慢地有了很大提高。

   但凡匠心,必定超凡。面对风霜雨雪,面对压力困难,黎建平深深地感受到:只有自己变得强大,身边的一切才会真正强大起来。所以他一如既往坚定信心,抱定信念,把产品质量当成信仰,以一个匠人的情怀。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精耕细作。